13316205535 教师证考前培训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1日 14:00:33 阅读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1. C

解析:该老师定的目标过于量化,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偏差。

2. B

解析:伯利纳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新手阶段的教师,0—1年是环境是适应阶段,熟练阶段是2—3年主要是技能的提升。

3. D

解析:教师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坚持教育公平。

4. A

解析:教师教学设计后的总结反思,反思自己教学成败之处

5. 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属于社会文化权利自由。

6.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十条【行政法律责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处分:

(一)组织作弊的;

(二)通过提供考试作弊器材等方式为作弊提供帮助或者便利的;

(三)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

(四)在考试结束前泄露、传播考试试题或者答案的;

(五)其他扰乱考试秩序的行为。

7. D

解析:姜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不具备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

8. A

解析: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依法对何某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9. 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二)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三)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

(四)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

(五)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上课体育老师迟到有管理疏忽职责,所以学校也需承担责任。

10. D

解析:该学校做法侵犯了教师带薪休假权。

11. 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12. D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针对专门学校的学生应当尊重爱护,不得歧视、厌弃

13. B

解析: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教师要正确处理,保证课堂正确进行,同时也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14. C

解析老师做法不对,小月担任班干部能够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为了学习撤掉此职务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5. B

解析:校长注重培养新老师和集体团结活动,培养其集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16. C

解析:教师帮助学生注重方式方法。

17. A

解析: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18. D

解析:国际青少年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即国际初中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针对初中学生的国际性科学竞赛,它的考核点主要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自然学科。它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一同属于国际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大家族中的的一员,也是这12个竞赛自然科学领域之中唯一面向16周岁以下中学生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19. A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20. C

解析:《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21. A

解析:《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2. B

解析:古典音乐 ,是音乐的一种类型。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23. B

解析: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擅吹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是八仙中风度翩翩的斯文公子。

24. C

解析:每个题目都有自己的难度值,通常以每一个题目的通过率作为难度指标,表示为:p=R/N*100%(p指项目难度,N为全体被测者人数,R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P代表难度,PH和PL分别代表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率。此公式还可以转化成:p=(RH+RL)/(n1+n2)*100%。式中,RH和RL分别代表高分组和低分组通过该题的人数,n代表每个组的人数。(45+9)/(54+54)*100%=50%

25. D

解析:测验越长,信度系数越高。

26. B

27. D

解析:A是求和;B是计数;C是最小值。

28. B

解析:绿茶和茶叶是包含关系,前面范围较小,答案只有B合适。

29. C

解析:10-8=2 20-10=10 32-20=12

  2+10=12 12+10=22 所以( )—32=22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4 分,共 42 分)

30. 材料中的崔老师教育理念不正确,是对教育观的错误理解。

首先,崔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素质教育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材料中崔老师对待学生的“偏科”表示理解,认为是个人兴趣偏好的选择,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说明崔老师没有注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其次,崔老师的做法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面对所有的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材料中崔老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召集这些学生谈话,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但是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不加干预,甚至告知学生偏科没有关系,说明崔老师在展开教育时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再次,崔老师的做法违背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促进个性发展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材料中崔老师没有关注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对于学生喜欢的事情也只是表示理解,而没有加以引导,并且班主任与崔老师商量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时,崔老师也表示没有必要,说明崔老师没有做到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育,违背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最后,崔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家校合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材料中,崔老师漠视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只把教育学生认为是学校的事情,是对教育观的狭隘化理解。

综上,崔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观的理念,需要每一位老师深刻反思,引以为戒。

31. 材料中的毕老师的行为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如贯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师德规范的方面,也有需要我们借鉴经验教训的如没有真切做到关爱学生的方面。

(1)毕老师前期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的毕老师因秩序混乱,直接当众呵斥班长的行为,没有考虑到班长的人格、没有顾及班长的心理感受,没有真正做到关爱学生。

(2)毕老师后期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孙涛同学的辞职信,毕老师一开始直接罢免的行为违背了循循善诱,后期反思后结合上一届班长的情况对孙涛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孙涛认识到学习和班级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孙涛的全面发展,正是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的表现。

(3)毕老师后期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的毕老师一开始在处理问题时行为举止未做好示范,但在意识到自己做法不妥当之后,能够严于律己,反思自身的不足,并诚恳地向孙涛同学道歉的行为正是教师坚守高尚情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表现。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老师,应该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32.(1)作者认为思想质量上的不尽人意主要指的是价值层面上。

①社会发展迅速的时期,价值的变化也更为剧烈。当今社会价值失衡已经几乎成为一场人文灾难,不管是从社会还是从个体来说,物质价值的创造与拥有在相当的程度上压倒了精神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②在地方与无名或隐名写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是宣泄式、怨怼式甚至破坏式写作成为潮流。

(2)①文章认为目前的地方与无名或隐名写作的不足之处在于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标准、写作目标、写作类型以及问题等都是拷贝于先行文学制度的文学,没有显示出文学在民间的原创性。

a. 话语方式的同质化:非民间的拷贝式写作只能是一种丧失了自我文化身份与主体性的“他者的写作”。

b. 内容的同质化:地方知识分子对地方的书写正在日益退化。由于地方地位的降低、地方经验的贬值,地方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通用化、标准化和模仿化。等原因,导致地方的写作大部分与地方无关。

②对于地方性写作,文章期盼的理想状态:

a. 应该更积极的探讨或肯定理想与价值。

b. 民间写作的功能还在于它们可以转换成社会建设的路径,但目前不管是地方抑或是无名或隐名写作都还不能担此重任。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 1 小题,50 分)

33. 立意参考: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写好材料作文,首先要审好题,所给材料是结合当下社会热点时事,引发人们对“抢红包”背后的深层问题的思考。

1. 这是科技发展与传统民俗的结合。“抢红包”是传统习俗和现代网络科技发展的产物。现在国家倡导发扬传统文化,发红包是传统习俗,但是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未尝不可,由此可立意为:“传统文化与科技的摩擦火花”“传统习俗在科技力量下的新生”等。

2. 认为抢红包破坏了人际关系,忽略亲情友情。认为这种“只认钱”的行为会让人与人的感情更加疏远,让社会风气变得庸俗,故应拒绝抵制“抢红包”活动。由此可立意为“别让红包对你产生隔阂”“红包不应该抢走亲情”等。

3. 玩游戏无可非议,但要扭转低俗的社会风气。

4. 如何辩证去看待红包,“抢红包”形式新颖,可以增进感情,但是要注意场合和分寸。由此可立意为“让红包增进彼此感情”等。

当然,从以上四个方面立意都是可以的,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评分参考:

一类文(40—50 分):文章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等。

二类文(30—39 分)文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存在个别病句或错别字、字迹清楚等。

三类文(20—29 分)文章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存在不少病句或错别字、字迹潦草等。

四类文(10—19 分):文章不完整、偏离题意、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或错别字较多、字迹难辨等。

五类文(0—9 分)文章字数严重缺乏(未达到 500 字)、三观不正、立意严重偏题、存在大量病句或错别字、迹难辨、抄袭等。

在线咨询
预报名
微信咨询